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献策 > 学术研讨

服务"三农"深挖潜 科普基地绘新篇

时间:2019-08-28 来源: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近二年来,威县老科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省市老科协的指导下,立足县情实际,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深挖潜力,建设科普示范基地"的工作方针,以完善组织建设为基础,以科技示范和科普推广为载体,以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为抓手,不断将老科协工作推向前进,赢得了省市老科协的肯定,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一、完善组织建设,为老科技工作者再创业搭建平台。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关心和期望;河北省委、省政府和邢台市委、市政府也分别对做好老科协工作,下发专门文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威县老科协于2010年9月正式成立。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威县老科协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组织健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科协工作,在县老科协成立之初,县委书记段小勇同志亲自召开会议研究老科协工作,老科协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印发了威办字(2010)21号文件《关于加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通知》,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老科协倾斜,先后为老科协配备了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县长吕志成亲自签批了每年为老科协拨付三万元专项经费。在此基础上,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又帮助我们,在乡村两级成立了老科协工作机构。截止目前,威县县、乡、村三级都建立了老科协组织,为老科技人员在不同层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二是结构合理。威县老科协目前共有会员78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20 名,长期从事在科技服务一线的有660名,占会员总数的85%,科学合理的会员组成结构,为老科协在建言献策、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自强担当。威县老科协认真践行"自强、包容、诚信、担当"的威县精神,以服务群众、敢做善事为己任,充分发挥责任心强、服从大局的政治优势,懂科技、会经营的经验优势,以及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科普合力的人脉优势,不怕艰难帮助群众引技术、跑市场。为了让棉农调结构促增收,会长苏桂珍带领理事李西享深夜2点从青岛拉梨树苗到威县,常务副会长刘海龙带领秘书长王运浩为省时省钱多次坐夜班车去北京农科院、新发地蔬菜公司引进线辣椒南瓜优种和蔬菜回收业务,常常在凌晨四五点回到威县。在送科技下乡进百村活动中,为节省农民时间,我们的技术人员坚持白天在田间指导生产,晚上召开培训会,时常在晚上10点后回家,广大会员和农民深受感动。熟人见了我们的老科协领导成员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上哪个村去了?"副会长张长江带领部分会员半年如一日在园区带头干。置身"三农"第一线,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则是我们的工作常态,一切都是为了带领农民增收,我们无怨无悔。
  二、创办示范基地,为群众致富增收探索新路径。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在普及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技术示范、品种示范、管理示范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我们以创办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一)找准工作切入点,增强服务主动性。在同群众的近距离接触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群众思富盼富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受技术、信息、资金等因素制约,造成农业专业化程度低、区域性规模经营小、科技转化率不高。同时,由于群众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差、价值观较为现实,对科技人员推荐的新技术、新品种持观望态度,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此,我们老科协一帮人组成专门调查小组,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集中研究对策,在讨论、争执,再讨论、再争执、再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共识:"只有创办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才能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农业专业化水平提高。"于是,我们一改过去单纯发放资料、简单培训的科技推广模式,而是大胆尝试、主动介入,自己拿钱租地亲自搞试验示范,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引导群众。正是在我们示范带动下有很多农村会员建立了5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32个高效农业示范田,涌现出一大批棉农调结构促增收的样板。通过会员创办高效示范田和基地,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逐步探索出一条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二)典型示范效果好,群众参与程度高。草楼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由老科协负责联系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指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区内农产品申报、开展有机认证等工作,突破了资金、技术、市场的制约,突出了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了更好发挥基地带动作用,我们分三批组织会员和村民代表去山东考察学习,促使不少村民认识到了示范基地的重要性,纷纷要求加入进来,种植面积由当初计划的300亩扩大到目前的500亩。明年该村农民再种1200亩达到1700亩。今年我们园区先后引进秋月梨、桃、葡萄、枣、花生、海南西瓜等优良品种23个。同时,通过我们从科研单位引进的新品种分别在魏村、张营、章台、红龙集、油坊等5个会员聚集村建立了由老科协会员亲自创办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另外有32名会员分别在自己承包田建立了示范田,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达千万元。
  (三)规划示范基地前景,助推农业化。随着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的不断成熟与壮大,将会呈现三个明显转变。一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我们通过引进、示范、推广,将在全县建立80个协作推广区,可辐射8个乡、近10万亩土地,整个项目实施后,丰产期可创造20亿元的经济效益。二是促进农业由产品型向商品型转变。随着基地的发展壮大,示范基地除了具有技术、人才支持等优势,还将逐步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把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联结起来,促进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三是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能改变群众过去单纯抓生产销售的单一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集生态旅游、观光采摘、科学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我们将用三年时间,实现省老科协副会长、省林业厅原副厅长曲宪忠教授为我们描绘�"在草楼村1700亩土地上建立观光采摘园,实现春季看花、夏秋摘果、冬季摘菜"的美好蓝图。
  三、围绕中心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是威县老科协工作的突出特点。一是围绕"工业突破"战略抓科普。县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对此,我们充分发挥老科协的人脉优势,在市老科协李英民会长的帮助下,从中科院老科协筛选引进适合威县发展的工业新项目、新技术41项,整理后送往县全民创业办公室,并在县电视台《全民创业》栏目播出。我们积极与常庄、贺钊、侯贯等10多个乡镇企业找对接,目前常威油脂等2家企业有引进新项目的意向,将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我们通过科普活动广交朋友,与郑州光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联系,引进投资2000万元的橡塑制品加工项目一个,实现了威县老科协招商引资零的突破。二是围绕服务"三农"抓科普。针对农民科学素质较低的现状,县老科协积极协调,筹集资金,购置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和影像资料,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共放映科普电影100多场次,配套编印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手册1万本,新产品技术明白纸2万份、编发科普短信2万条,受训农民达到1万余人。三是围绕壮大队伍抓科普。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660名农民及时发展成会员,开展科学种养等专业技能系统培训,提高其科学种养技术,进而支持他们带领广大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留言

在线留言

留言人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
×